足跟痛,真的是骨刺惹的祸

时间:2017-1-2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
小明3个月前早晨起床行走时感到左脚跟疼痛,而且越来越重,以后发展到了跛行的程度,但是每当下地走一阵以后,疼痛就逐渐减轻,有人说他得了风湿病,有人说是足跟痛,肯定是足跟长骨刺导致的......那么,足跟痛真的就一定是骨刺惹的祸吗?

其实小明患的病叫“跟痛症”,俗话说的“足跟痛”指的就是本病。导致跟痛症的病因很多,主要是由足跟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,而且足跟疼痛的程度也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,而与骨刺大小并无直接关系。

足跟的解剖知识

跟下脂肪致密而发达,形成一个脂肪垫,在脂肪垫与跟骨之间有跟骨下滑囊存在。浅筋膜内致密的纤维束将皮肤与足底深筋膜紧密相连。足底深筋膜分为浅、深两层。浅层覆盖于足底肌表面,两侧较薄,深层增厚部称为跖腱膜,覆盖于骨间肌跖侧。

跟痛症好发于什么人群

40~60岁中老年人,年老体弱,肥胖者;扁平足;爱穿高跟鞋、拖鞋(尤其人字拖)、有过足外伤史;长期站立或行走如保安、售货员;过度运动如钟爱长跑的运动员等。

跟痛症的常见症状

(1)症状:跟痛症的特点是清晨下地的第一步,足跟部特别疼痛。有的活动几分钟后,疼痛反而消失;或者久坐后再次站立时出现足跟疼痛。

(2)体检:可见足跟部前内侧肿胀。跟骨内侧结节及跖腱膜起点2~3厘米处可有明显压痛。注意患者有无足部力线异常,无胫骨内翻、足内翻以及平足、高弓足等,还应检查跟腱有无挛缩。

(3)X线检查:约50%病人可见跟骨结节跖侧有骨刺。B超及MRI检查可见跖腱膜增厚、水肿。

跟骨痛的常见病因有哪些?

(1)跟骨骨刺:多见于老年患者,X光片中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。但是,临床上发现骨刺并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,只是隆起的骨刺,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、劳损,产生无菌性炎症。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,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。

(2)足底跖腱膜炎: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、缓冲震荡、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。长时间的行走、过度的负重,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,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,而出现疼痛症状。

(3)跖筋膜炎:足底筋膜由足跟部起,到前足止,是贯穿于足底的纤维组织。当足底筋膜过度拉伸或者受压时,就会导致筋膜炎,也可能引起足跟痛、足弓痛及足跟骨刺。

(4)跟骨后滑囊炎: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,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。滑囊壁可变肥厚,囊内充满滑液,局部肿胀,并有压痛。

(5)跟腱炎:跟腱是位于踝关节后方的一条大的肌腱,连接着小腿后方的肌肉群到跟骨,行走、奔跑、攀登等运动都依仗它。

(6)跟垫痛:常发生在老年人,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,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;青年时期,跟垫弹力强,可以吸收振荡。老年时,跟垫弹力下降,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,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,引起足跟痛。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,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。

(7)跟骨高压症:跟骨本身因慢性压缩或骨退行性变,跟骨内压升高导致跟骨痛。跟骨高压症多见于中老年人,可单侧或双侧发病,跟部疼痛影响行走。早期下肢抬高可使症状缓解,跟骨的内、外侧及跖侧均有压痛和叩击痛。作跟骨减压治疗有效。

(8)巴克斯特神经卡压综合症:巴克斯特神经易受卡压的两点:

1、拇展肌(Abductorhalluces)、趾短屈肌(Flexordigitorumbrevis)与足底方肌(Quadratusplantae)之间。

2、神经绕过内侧跟骨结节(Medialcalcanealtuberosity)前时。

(9)其他因素:跟骨骨折、跟骨肿瘤或结核、跟骨骨髓炎等。

更多的文章,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
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    电话: 地址: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